<address id="fx5zd"><listing id="fx5zd"></listing></address>

      <form id="fx5zd"><nobr id="fx5zd"><nobr id="fx5zd"></nobr></nobr></form>
        
        

            <form id="fx5zd"></form>
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fx5zd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fx5zd"></address>
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fx5zd"><nobr id="fx5zd"><menuitem id="fx5zd"></menuitem></nobr></address>
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fx5zd"><nobr id="fx5zd"><nobr id="fx5zd"></nobr></nobr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    激情午夜福利,亚洲日本中文字幕,亚洲国产AV天堂,色综合视频 美能源部長暗示放松原油出口限制
                  企業文化
                  熱點關注
                  人文閱讀
                  員工風采
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華為的第二次極限
                  www.kolomrumah.com     發布時間:2009-08-03 08:32    欄目類別:人文閱讀
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來自華為內部匯總的2009上半年的銷售數據很是惹眼:據說合同銷售額為157億美元,增長勢頭仍然強勁——要知道,華為去年全年的合同銷售額也不過233億美元。去年年底,華為內部制定了2009年銷售的“上中下”三個不同的目標,其中那個“不上不下”的“中”級目標是302億美元,按照今年上半年的情況,這個目標還是非常有可能完成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2006年我曾經在《IT經理世界》上寫過一篇封面報道“華為的第二次極限”,文中提到當華為在2000-2002年達到20億美元營業收入的時候遇到了第一次“華為的冬天”。根據我的觀察,很多中國的民營企業也都是在營業收入達到200億人民幣左右就再也做不上去了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而華為卻只經過了兩年多時間的調整,很快就邁過了這道門檻,華為究竟靠的是什么呢?簡單來說,就是國際化和管理變革。國際化開辟了新的中國以外的市場,管理變革保證了國際化戰略能夠順暢地實施下去,保證華為能夠轉變成一家全球化的公司。很多中國公司沒有處理好兩者的關系,自己的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還沒有“進化”就匆忙國際化,最后力不從心又被打了回來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當時的我曾經懷疑,100億美元可能會成為華為的第二次極限,事實證明我多慮了:華為在2007年來到了100億美元的大山面前,它沒有絲毫的猶豫,輕松地爬上了當初看起來高不可攀的山頂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跟蹤華為多年的我突然發現,自己已經跟不上華為那疾行的腳步。其實我在采訪很多跨國公司的時候也有同樣的感覺——如果自己對這家公司的認識水平不夠,往往就很難理解這些跨國公司做出重大決策的內在邏輯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如今,華為也成了一家不折不扣的跨國公司,銷售額的四分之三都來自中國以外的市場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2007和2008年,我曾經兩次參與了一家國際電信設備商的客戶滿意度調查,當面采訪了十幾位國內電信運營商的中高層,在我拿到的調查問卷中,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——“你認為誰是我公司最強的競爭對手”,而后面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圍繞著這個問題展開,這家國際電信設備商根據這個問題的答案逐項進行對標分析。讓我感到驚訝但也頗有些自豪的是,在回答這個關鍵問題的時候,至少三分之二的被訪者都選擇了華為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“雖然從目前全球移動市場的份額來看華為并不是最高的,但是從發展前景來看,我真的非??春萌A為?!边@是我面訪的一位運營商高層說過的話。言猶在耳,華為已經從全球第六大電信設備商躍升至第四大,并且向著更高的位置發起了咄咄逼人的沖擊——在金融危機泛濫的2008年,在其他競爭對手紛紛出現負增長的形勢下,華為仍然取得了高達42.7%的營收增長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根據《財富》雜志最新公布的“200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”,依據華為公布的2008年高達183.29億美元的營業收入,已經逼近世界500強的最低門檻,因為排在第500位企業的2008年營收為185.72億美元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即將進入500強俱樂部的華為還能夠健步如飛嗎?顯然很難。在經歷了全球制造業轉移的大好時機,在享受了中國低成本研發和制造的成本優勢之后,所有正在向500強挺進的中國企業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在2007年1月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新年論壇上,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難得地露了次面,他不時地用雙手揉搓著自己的臉龐,滿臉的疲憊。碰巧的是,他旁邊坐著的是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張瑞敏上臺的發言引起了滿場的哄堂大笑:“剛才有錢的說完了,到我說了。大家想想,中國移動不管移動到哪里,國內還是國外都要收錢;中石油也很厲害,鉆個洞就有錢,它要漲價大家還不敢說,不買它買誰的。我們是充分競爭的行業,利潤像刀片一樣??!”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但是,臺上站著的張瑞敏卻并沒有笑,臺下坐著的柳傳志也沒有笑。接著,張瑞敏談起了自己對未來的擔憂:“現在大家都在談扁平化的世界,其實是世界名牌的世界。在這個世界里,獅子和羚羊的故事要改寫了——如果你是世界級的獅子,你就可以吃任何國家的羚羊!”雖然海爾希望成為“世界級的獅子”,但是這個演進過程顯然非常非常的困難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在海爾內部,張瑞敏對于海爾目前所處的困境有一個非常形象而且悲壯的比喻:“海爾目前正處于一個高原區,身處海拔5000米,但我們的目標是8000米,因為對手都在珠穆朗瑪峰上,不僅路還很長,最后能否上去都是問題。正是因為國外對手非常強大,我們原來的有效辦法可能都不行了。海爾發力于全球布局,這是一場生死之戰,海爾要么通過全球化戰略真正地上去,要么就被人家淘汰?!比缃?,海爾又啟動了新一輪的轉型,希望能夠走出徘徊不前的困境;聯想也正在為保住全球第四大PC品牌廠商的位置而苦戰。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與同時代的聯想和海爾相比,雖然華為的發展勢頭更猛一些,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它就不會受到萬有引力定律的約束:當“跟隨型選手”華為發現前面已經找不到幾個領跑者,當華為發現自己的低成本競爭正在逐漸喪失的時候,華為能夠擺脫中國企業的宿命嗎?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看到答案,希望結果不會太壞。

                  注: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。

                  (來源:FT中文網 英國《金融時報》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冀勇慶 2009-07-27)

                  | 國家發改委 | 國家科技部 | 國家知識產權局 |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 | 中國神華集團 | 中國大唐集團 | 中煤集團 |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| 中國煤化網 | 人民網能源頻道 | 國家煤化工網 | 中國能源網 | 中國煤化工網 | 中國化工報 | 中國經濟導報 | 科學網-科學時報電子刊 | 遼寧石油化工網 | 陜西煤化工技術工程中心有限公司

                     Copyright  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遼ICP備14003651號-1
                  公司總部:西安市高新區錦業路綠地領海A幢12504室 電話:029-68902923  傳真:029-68902922
                  大連公司地址:大連市高新園區黃浦路909C 電話:0411-86649777 傳真:0411-86649885